技术文章 / article
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
2018-02-14 浏览次数:2516
老年人常见维生素D缺乏及慢性负钙平衡,是引发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危险因素。50岁以后,由于小肠钙吸收功能减退,皮肤维生素D合成减少,加上肾功能生理性下降,体内1,25(OH)2D的合成减少,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钙摄入不足和/或维生素D缺乏,易引起PTH分泌增加。PTH 能刺激破骨细胞增殖并增强破骨细胞活性,从而使骨质溶解和骨钙释放入血,这是机体的一种代偿反应。这种代偿反应虽然能使血钙维持稳态,但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,也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。
我国人群膳食维生素D摄入状况及需要的额外补充量
有研究建议老年人血清 25-羟维生素D(25OHD)水平应达到或高于75 nmol/L (30 ng/mL),以降低骨折风险。这是基于大量的相关性分析得出的建议,如果老年人血25OHD低于这一水平,骨折的风险会明显增加。当前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,IOF根据系统性回顾所描绘的维生素D地图显示中国的25(OH)D水平为25-49 nmol/L (10-19.6 ng/mL),显著低于多个区域的水平。另有对我国7个省份的调查报告显示:55 岁以上女性血清 25OHD 平均浓度为45 nmol/L (18 ng/mL),61%的绝经后女性存在维生素 D 缺乏。推荐积极正确晒太阳以保证机体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,比如在温暖并且阳光充足的季节,暴露四肢及面部皮肤于阳光下15-30分钟(取决于日照时间、纬度、季节等因素),每周两次,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,尽量不涂抹防晒霜,以免影响日照效果。如果不能充足日照或老年人则建议适当补充维生素D。普通维生素D可耐受剂量较高,每日剂量可达2000 IU /d~4000IU/d。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(2017)》5推荐维生素D用于骨质疏松症防治时,剂量为 800-1200 IU/d。
充足钙和维生素D摄入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和地位
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,充足钙和维生素D摄入是其中的基础措施。骨骼健康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,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应贯穿于生命全过程。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骨折的高危因素,而骨折会增加致残率和/或致死率,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同等重要。骨质疏松症的主要防治目标包括:改善骨骼生长发育,促进成年期达到理想的峰值骨量; 维持骨量和骨质量,预防增龄性骨丢失;避免跌倒和骨折。
钙是组成人体骨骼的主要元素,充足钙和维生素D营养,对维持人生各个阶段的骨骼健康均发挥重要作用。而针对骨质疏松症的人群,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更是*的基础措施,需纳入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全程管理。现阶段中国大部分人群仍处于钙摄入不足状态,加上维生素D 缺乏或不足,建议人群积极食物补钙和充足日照,对食物中钙摄入不足、日照不足或老年人则需额外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,以达到合理的钙和维生素D的营养标准,维持骨骼健康和防治骨质疏松症。也期待未来有更多针对不同人群的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严格设计的、以骨质疏松性骨折为终点的前瞻性研究,为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在防治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提供更多证据。
产品搜索
产品分类
联系我们
电话/传真:13366128764
手机:13391706382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厢黄旗2号楼1层4-179室